熱門文章
(1)技術來源可靠
設備設計參數采用川大環境係研發的計算公式,計算準確,可行性高,且不過分保守,在保證處理效率的同時也是現今學界最節省材料和占地的計算方式。
(2)運行費用低
(3)處理效率高
COD容積負荷可達6~10kg/m3.d,是傳統活性汙泥法的2~4倍,減少構築物體積或提升處理能力;(應用於低濃度和難降解化工廢水時適當降低設計負荷致2~6kg/m3.d。
(4)脫氮能力強
氨氮負荷高達1kg NH 3 -N/ m3.d(35℃),而傳統的活性汙泥法僅為0.1~0.3kg NH 3 -N/ m 3 .d,可確保高氨氮廢水的穩定達標。
(5)抗衝擊能力強
高濃度的微生物和附著生長方式可有效分散來水水質波動,出水穩定,抗衝擊能力顯著高於傳統活性汙泥,對有毒物質具有很強的耐受性。
(6)運行控製簡單
設備全自動運行。生物膜自我平衡,無需人為控製不需要控製F/M(食微比)或MLSS濃度;不存在活性汙泥工藝普遍存在的汙泥膨脹,汙泥流失問題。
(7)占地麵積小
氧化池容積小,設計緊湊、占地麵積小,單位規模投資省。且可完全埋於地下,地表用作綠化,環境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