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備是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環保設備製造業發展迅速,技術的集成化和設備的成套化、國產化逐步受到重視。但是,由於國內環保設備市場較為混亂,環保設備沒有完整的標準化、係列化,沒有形成規模,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低。通過提高環保設備的標準化程度,促進其集成化,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設備投入和運行費用,實現自動化控製等目標,提升我國環保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環保設備的可持續發展。
國外對環保設備的分類和標準化進行較早,有些國家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係,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歐洲標準化委員會(EN)、德國標準化學會(DIN)、英國的標準學會(BS)、美國的國家標準學會(ANSI)等,對環保設備有較為係統、詳細的標準和規範。尤其在技術要求和配套性方麵,具有嚴格的標準和規範性。接下來將依次介紹國際水處理設備標準體係,以期為我國環保設備標準化工作提供借鑒。
ISO 水處理裝備標準
ISO標準是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製訂的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標準化專門機構,成立於1947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宗旨是在世界範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展,以利於國際物資交流和互助,並擴大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麵的合作;其主要任務是製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內的標準化工作,與其他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ISO標準中涉及到水處理設備的標準共14項,主要在通用產品標準的範圍內,包括動力泵、螺栓、汙水管道係統、球墨鑄鐵等幾大類,以原則性規定為主。
ISO水處理裝備標準
歐洲水處理裝備標準
EN標準是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omit éEuropéen de Normalisation ,法文縮寫CEN)頒布的標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以西歐國家為主體、由國家標準化機構組成的非營利性國際標準化科學技術機構,是歐洲三大標準化機構之一。歐洲水處理設備標準共有67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①建築物外排水和汙水係統組件的清理和修複的一般要求;
②建築物外排水和汙水係統狀況的確定-第1部分:一般要求;
③專門為無溝排放汙水設備而設計的部件的一般要求。
2 汙水處理廠的相關標準共16項,涵蓋了通用施工原則、預處理、初次澄清、汙泥儲留池、活性汙泥處理、生物固定薄膜反應器、汙泥處理和儲存、安全性原則、需要的通用數據、控製和自動化、化學處理、沉澱/絮凝處理、消毒、活性汙泥廠的曝氣槽清水中氧氣轉化的測量、物理(機械)過濾法等內容,基本上涵蓋了汙水處理的全過程。
①生活汙水排水係統的設計;
②生活汙水排水、排水管道的自流係統;
③生活汙水排水、排水管的真空抽吸係統;
④生活汙水排水、汙物處理排出管道。
a.一般要求:包括液壓排放管、排水管和汙水管構件的一般要求,排水管和非開槽汙水管的結構和測試,建築物外運輸汙水的塑料和導管係統的地上和地下安裝規程。
b.試驗方法類:地下排水和汙水用塑料管道係統的耐溫度循環和外部負荷綜合作用的試驗方法,地埋式無壓熱塑性管道接頭密封壓力的估算方法。
c.建築物內糞便和汙水排放用熱塑管道係統:包括抗周期性升溫的試驗方法、連接件氣密性試驗方法,推薦的安裝指南等通用要求,並針對聚丙烯(PP)、聚已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氯乙烯(PVC-U)材質的管道的合格評定指南、配件、係統適用性、推薦的安裝指南等做了詳細的規定。e.汙水和排水用纖維水泥管:對檢查井及人孔、重力係統的管道、管道連接件及配件等做了規定。
德國水處理裝備標準
德國標準化學會(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DIN)是德國最大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公益性標準化民間機構,成立於1917年,總部設在德國柏林。DIN於1951 年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同時DIN還是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和國際標準實踐聯合會(IFAN)的積極參加國。德國現有水處理設備相關標準60項。德國的水處理裝備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2 汙水處理廠相關標準共18項,包括:
①對於常規中大型汙水廠,直接引用的歐洲水處理標準(EN)中的汙水處理廠部分(共16項);
②對小型汙水廠,對汙水預處理工廠、好氧生物處理生活汙水所用的滲透膜的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共2項)。
5 50PT及以下的小型廢水處理係統的標準共7項,包括預製的化糞池,土壤滲透係統,包裝的和/或現場裝配的家用廢水處理設備,預製袋就地組裝的化糞池,預處理汙水過濾係統,化糞池汙水的預製處理設備,預製三級處理裝置等。
英國水處理裝備標準
BS標準是由英國標準學會(Britain Standard Institute, 簡稱BSI)製訂的英國標準。英國標準學會是在國際上具有較高聲譽的非官方機構,成立於1901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國性標準化機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舉世聞名的,集標準研發、標準技術信息提供、產品測試、體係認證和商檢服務五大互補性業務於一體的國際標準服務提供商,麵向全球提供服務。
英國現有汙水處理設備標準54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美國水處理裝備標準
美國的水處理裝備標準體係主要包括三大類,分別是ASME標準、ANSI標準、ASTM 標準。ASME標準是由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製定的,其指定的管道、鍋爐、壓力容器等技術標準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在全球九十多個國家采用。ANSI標準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製定的標準。ASTM標準是由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製定的標準。關於水處理裝備的相關標準包括以下幾類:
第一類,水處理裝備的材料、管道係統、設備操作及管理等標準。
主要包括,水、汙水處理設備用700等級的鑄造鏈、連接件及鏈輪,輸水用聚氯乙烯PVC壓力管及配件的地下安裝, 非下水道排汙的廢水處理係統的最低要求,水處理設備的消毒,水處理設備的操作和管理等5項。另外,ASTM標準中也包括了很多水處理設備製造所用材料,汙水處理管道等方麵的標準,在此不一一列舉。
第二類,生活汙水處理係統相關標準。共包括14項子標準。國外水處理裝備標準的總結
歐盟、美國、德國等主要圍繞一個大係統來做標準,逐步實現標準的係列化。如歐盟的汙水處理廠標準,涵蓋了汙水處理廠從初始建造到汙水、汙泥處理等一係列操作規程;德國對汙水處理廠各構件和技術裝備的設計原則進行了規定;美國的“生活汙水處理係統標準”、“廢水處理係統用組件和裝置的評定標準”等涵蓋了生活汙水處理主要環節及設備。
2 重視性能要求和試驗驗收
從產品角度來看,製造廠商確保了產品的生產供應,但產品的性能,多由用戶通過試驗和驗收來確認。從目前統計來看,德國、美國、歐盟等國外標準,重視對設備性能和試驗驗收,出台有水處理設備腐蝕防護效果的評定方法等相關標準。
我國環保設備標準問題及標準化工作方向
國內環保設備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存在著分類不係統、標準不全麵、規範不具體等問題,直接導致我國環保設備成本偏高,運行成本高,維護費用大、使用壽命短,對配套設備要求高等一係列問題,進而導致在國內、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偏低的現象。
為推進國產設備標準化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①分類及型號編製的標準化;
②技術條件的標準化,有利於環保設備的規模性開發、生產;
③接口的標準化,即配套設備的標準化;
④零部件的標準化,即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
⑤設備管理的標準化,要注重環保設備